104年積穗國小校園環境經營成果
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
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
0、積穗校園 綠意永續(余昆旺校長)

多樣化的植栽在校園內不僅可以美化環境,亦是各領域教學非常重要的資源,在植栽的選擇上要儘量採取多元,讓孩子有機會親自認識更多種植物,亦可讓生物多樣式的風貌可以呈現。目前學校植栽區以積穗樓前面有較多的栽植,另有兩處水生池可供學生進行生態教學,內含的植物種物亦頗多,近年來在學校環境保育志工的帶領下,亦培育不少保育小天使,讓學生體認到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性,更成為保育工作的小尖兵。
另外令校友印象深刻的榕樹大道,雖然在這次的校舍改建中,因停車場車道的施作,有部份移植到他處,目前保留下來的榕樹,希望未來在樹形修整後,都能綠樹成蔭,成為全校師生喜歡駐足休憩之處,重新展現以往的風采,成為積穗人共同之自然資產。
資深的積穗人都有看過學校杜鵑花盛開的美景,雖然目前在各棟的花台仍有許多杜鵑花,但夾雜著各式的植栽,再也無法顯現當年杜鵑花海的盛況。未來耕耘樓和神農樓拆除後,僅剩下積穗樓部份的花台有些許的杜鵑,因此未來的積穗花台亦要妥善規劃,除了環境永續的考量外,亦要有教育性和人文性,甚至可結合食農教育發展成為課程特色。
校園應該是充滿生命力的地方,而多樣性的植栽可以吸引各類不同的動物,讓積穗國小成為許多物種的的家,這個目標除了透過事前的規劃外,亦需未來妥善的維護,更要教育我們的孩子,好好珍惜我們所處的環境。積穗是我們生活的好所在,讓積穗處處是綠意,環境能永續,大家一起攜手努力吧。
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
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
7-1、校園生活環保成效(惜物網拍賣及財產移撥其他學校)


資源回收再利用
保護地球有生機
一、惜物網拍賣:學校已淘汰之財物,經報廢程序核准後,該等財物透過台北惜物網拍賣,交由有需求者再利用。
連結:台北惜物網站
拍賣成果:
二、財產移撥其他學校:因為校舍改建,許多財產產生閒置情形,因此移撥至有需求之學校善加利用。
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
9-1、防災教育實施成效(全校地震演練)
新北市中和區積穗國民小學104年度防護團暨災害防救應變編組訓練執行計畫
壹、依據:本府104年4月14日新北府警保字第1040484456號函檢送104年度民防團隊基本訓練執行計畫辦理。
貳、目的:
一、建全民防團隊編組,提升民防人員素質,發揮民防編組運作功能,有效執行民防法定工作。
二、預防火災、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,以維護公共安全,確保師生生命、校園財產安全。
參、執行:
一、承辦單位:總務處。
二、訓練對象:本校防護團之編組成員、災害防救應變編組人員。
三、訓練日期:
(一)104年1月23日(五)下午13時30分(兒童消防闖關活動)
(二)104年3月19日(四)上午 8時。(防災地震演練)
(三)104年4月8日(三)下午13時30分。(AED及CPR課程研習)
(四)104年8月26日(三)上午9時00分(教職員工消防闖關活動)
(五)104年9月17及21日上午8時00分。(防災地震演練)
(六)104年10月14日(三)下午13時30分。(AED及CPR課程研習)
四、訓練地點:本校積穗樓2樓第一會議室、活動中心。
五、訓練方式:採實務操作(滅火器使用、逃生路線)、電化教學(民防概論與災害應變)方式實施。
肆、防護團及災害防救應變編組執行時機:
一、空襲時聽警報(或命令)後,各速就勤務崗位待命,執行任務。
二、各種火、震、風、水等災害發生,由指揮官發布救災指示於各組之負責人,再由負責人指派分組成員執行,展開應變措施。
伍、任務分區:
一、指揮中心設於本校學務處。
二、本校校長擔任為應變指揮官。
三、副指揮官由本校學務主任擔任,襄助應變,為指揮官接替人。
四、各任務組各就待命位置,組長應立即將人員、裝備以電話報告指揮官。
陸、各任務組任務:
一、指揮中心之任務:
(一)各項災害狀況之掌握、人員傷亡通報。
(二)校內緊急廣播、聯絡通報。
(三)向指定所屬上級機關通報聯繫。
(四)蒐集、評估、傳播和使用有關災害與資源狀況發展的資訊。
二、避難引導組之任務:
(一)分配責任區,利用緊急廣播設備、手提麥克風引導現場人員避難。
(二)選定一適當地點作為臨時避難地點。
(三)協助登記至避難所人員之身份、人數。
(四)設置服務站,提供協助與諮詢。
(五)協助疏散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。
(六)協助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,協助登記身分、人數。
三、搶救組之任務:
(一)平時對消防器材之保養維護及操作演練。
(二)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。
(三)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。
(四)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。
(五)防救災設施操作,利用滅火器、室內消防栓等從事滅火活動。
(六)協助設置警戒標誌及交通管制。
四、安全防護組之任務:
(一)協助發放生活物資、糧食及飲水。
(二)各項救災物資之登記、造冊、保管及分配。
(三)維護學校災區及避難場所治安。
(四)依情況支援搶救組、救護組。
五、救護組之任務:
(一)基本急救、重傷患就醫護送。
(二)急救常識宣導。
(三)心理諮商。
(四)提供紓解壓力方法。
柒、注意事項:
一、凡服勤集結待命(全員)者均須戴鋼盔、配臂章、帶哨子,防護組之組務人員另需攜帶自衛木棍。
二、各服勤人員均精神抖擻,執勤認真,務使戒備森嚴,使陰謀歹徒無機可乘,無法下手,知難而退。尤應注意保護本身之安全,並應相互支援。遇歹徒時,應速報警支援。
三、各組之組長因故不能執行任務,由組員接替,並應指定第二接替人。
四、凡防護團(編組人員)以外之師生於空襲警報、災害發生(緊急通報)後,應立即依計畫指定之避難處所避難。疏散之路線應妥善規劃(避難擁擠踐踏或衝撞),學生應由導師或班長帶隊抵達避難處所,注意安全,不可喧嘩嬉笑。
捌、本計劃由校長核定後公佈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
地震演練活動照片(積小校區):



地震演練活動照片(積中校區):

壹、依據:本府104年4月14日新北府警保字第1040484456號函檢送104年度民防團隊基本訓練執行計畫辦理。
貳、目的:
一、建全民防團隊編組,提升民防人員素質,發揮民防編組運作功能,有效執行民防法定工作。
二、預防火災、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,以維護公共安全,確保師生生命、校園財產安全。
參、執行:
一、承辦單位:總務處。
二、訓練對象:本校防護團之編組成員、災害防救應變編組人員。
三、訓練日期:
(一)104年1月23日(五)下午13時30分(兒童消防闖關活動)
(二)104年3月19日(四)上午 8時。(防災地震演練)
(三)104年4月8日(三)下午13時30分。(AED及CPR課程研習)
(四)104年8月26日(三)上午9時00分(教職員工消防闖關活動)
(五)104年9月17及21日上午8時00分。(防災地震演練)
(六)104年10月14日(三)下午13時30分。(AED及CPR課程研習)
四、訓練地點:本校積穗樓2樓第一會議室、活動中心。
五、訓練方式:採實務操作(滅火器使用、逃生路線)、電化教學(民防概論與災害應變)方式實施。
肆、防護團及災害防救應變編組執行時機:
一、空襲時聽警報(或命令)後,各速就勤務崗位待命,執行任務。
二、各種火、震、風、水等災害發生,由指揮官發布救災指示於各組之負責人,再由負責人指派分組成員執行,展開應變措施。
伍、任務分區:
一、指揮中心設於本校學務處。
二、本校校長擔任為應變指揮官。
三、副指揮官由本校學務主任擔任,襄助應變,為指揮官接替人。
四、各任務組各就待命位置,組長應立即將人員、裝備以電話報告指揮官。
陸、各任務組任務:
一、指揮中心之任務:
(一)各項災害狀況之掌握、人員傷亡通報。
(二)校內緊急廣播、聯絡通報。
(三)向指定所屬上級機關通報聯繫。
(四)蒐集、評估、傳播和使用有關災害與資源狀況發展的資訊。
二、避難引導組之任務:
(一)分配責任區,利用緊急廣播設備、手提麥克風引導現場人員避難。
(二)選定一適當地點作為臨時避難地點。
(三)協助登記至避難所人員之身份、人數。
(四)設置服務站,提供協助與諮詢。
(五)協助疏散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。
(六)協助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,協助登記身分、人數。
三、搶救組之任務:
(一)平時對消防器材之保養維護及操作演練。
(二)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。
(三)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。
(四)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。
(五)防救災設施操作,利用滅火器、室內消防栓等從事滅火活動。
(六)協助設置警戒標誌及交通管制。
四、安全防護組之任務:
(一)協助發放生活物資、糧食及飲水。
(二)各項救災物資之登記、造冊、保管及分配。
(三)維護學校災區及避難場所治安。
(四)依情況支援搶救組、救護組。
五、救護組之任務:
(一)基本急救、重傷患就醫護送。
(二)急救常識宣導。
(三)心理諮商。
(四)提供紓解壓力方法。
柒、注意事項:
一、凡服勤集結待命(全員)者均須戴鋼盔、配臂章、帶哨子,防護組之組務人員另需攜帶自衛木棍。
二、各服勤人員均精神抖擻,執勤認真,務使戒備森嚴,使陰謀歹徒無機可乘,無法下手,知難而退。尤應注意保護本身之安全,並應相互支援。遇歹徒時,應速報警支援。
三、各組之組長因故不能執行任務,由組員接替,並應指定第二接替人。
四、凡防護團(編組人員)以外之師生於空襲警報、災害發生(緊急通報)後,應立即依計畫指定之避難處所避難。疏散之路線應妥善規劃(避難擁擠踐踏或衝撞),學生應由導師或班長帶隊抵達避難處所,注意安全,不可喧嘩嬉笑。
捌、本計劃由校長核定後公佈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
地震演練活動照片(積小校區):


地震演練活動照片(積中校區):

9-2、防災教育實施成效(教職員工消防演練)
積穗國民小學104學年度上學期教職員工消防體驗闖關活動實施計畫
一、 辦理目的:為了加強教職員工防災觀念,實際體驗各項防災器材功能,從活動中培養危機意識,建立正確的逃生要領。
二、 辦理日期:104年8月26日(星期三)早上9:00~12:00(如當日遇雨則進行室內防災教育研習)。
三、 辦理地點:活動中心、積穗樓、生態池及車道門(詳平面圖位置)。
四、 參加對象:教職員工共約160人。
五、 活動進行方式、各關實際演練人數及演練地點:
(一)、共分4關:(詳平面圖位置)
關別
|
闖關項目
|
實際操作演練人數
|
演練地點
|
第1關
|
消防栓、射水體驗
|
每組約8人(依消防車水量決定)
|
生態池
|
第2關
|
油盤滅火
|
每組約10人(依滅火器數量決定)
|
車道門
|
第3關
|
CO、防溺、居家防災常識
|
全體
|
積穗12教室
|
第4關
|
煙霧室體驗
|
全體
|
積穗18教室
|
(二)、活動分成四隊順序:總指揮:校長
組別
|
隊長
|
隊員
|
闖關順序
|
第1組
|
學務主任
|
1、2、3年級教師及幼兒園教師
|
第1關→第2關→第3關→第4關
|
第2組
|
教務主任
|
4、5、6年級教師
|
第2關→第3關→第4關→第1關
|
第3組
|
輔導主任
|
科任教師及特教教師
|
第3關→第4關→第1關→第2關
|
第4組
|
總務主任
|
行政人員及職工
|
第4關→第1關→第2關→第3關
|
(三)全體教職員工在活動中心先聽講解再進行操練,講解完畢後再一起依序往下一關移動,直到4關全部進行完畢。
(四)、每ㄧ關可實地演練的人數及使用時間:40人約30分鐘
(五)、教職員工領取闖關卡一張,應闖完4關,才可取得研習時數3小時及領取小禮物一份。
六、注意事項:
(一)、為求演練起來舒適方便,當天請教職員工穿著適宜運動之服裝。
(二)、因油盤滅火活動會引起灰塵瀰漫四周,當日會將車道四周機車停車格拉封鎖繩,並請機車車主至積穗樓地下室停放機車。
8-1、學校與志工、家長、社區結合互動(志工校外研習)
104年度學校志工戶外研習----石門水庫、大溪老街環境教育

參觀學習心得:
本次『石門水庫及大溪老街環境教育研習活動』除了響應本市教育局每學年4小時的生態研習外,也凝聚了志工團隊的向心力,增進彼此互動與交流機會,提昇團隊精神及動力;整體行程規劃與安排,不僅培志工隊幹部行政統籌能力,也提昇組織效能與行動力。參觀行程內容包括:石門水庫及大溪老街。
石門水庫位在龍潭鄉大漢溪中游,因為溪水出口處有雙峰對峙,狀如石門因而得名。石門水庫橫跨龍潭及大溪兩個鄉鎮,其附近風景秀麗,遊憩據點集中在大壩附近。大壩位在大漢溪的中游,壩高133公尺,溢洪道有六座閘門,並設後池堰、發電廠、石門大圳及環湖道路,是東南亞最大的水利工程。水庫周邊的旅遊據點眾多豐富,由壩底公路直上,可登臨水庫大壩區眺望水庫全景,遊客可以乘船遊湖,或是直接由碼頭乘船到阿姆坪郊遊踏青,水量豐沛時還可達復興鄉的溪口臺地。
石門水庫為一多目標水利工程,具有灌溉、發電、給水、防洪、觀光等效益。主要工程可分為大壩、溢洪道、排洪隧道、電廠、後池及後池堰、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結構物,自完工營運以來,對北部地區農業生產之改良,工業之發展,人民生活水準提高,以及防止水旱災害等方面均有重大貢獻。
大壩為水庫最雄偉的景觀,壩高133公尺,為臺灣最大的土石壩,溢洪道為鞍部瀉槽式,有弧形閘門6座,最大溢洪量每秒11400立方公尺,每逢洩洪時總吸引遊客至此欣賞壯麗景觀。自大壩沿著環湖公路往上游而行,一路上綠樹如蔭,皆為林相完整的水土保安林,並提供動物庇護及豐盛的食物,為低海拔山鳥的重要棲息地。穿越大壩,對岸則有石門勝景、依山閣、楓林步道等景點,其中楓林步道兩旁栽植多達3000餘棵樹齡超過30年的楓樹及槭樹,步道下方另有槭林公園,冬季時青楓的火紅與楓香的金黃相映成趣,為北台灣低海拔賞楓勝地。每年晚秋時期,石門水庫槭林公園楓葉轉紅,與風景區之山水美景結合成桃園地區最佳自然旅遊景點。
石門水庫供應民生及農、工業之用水需求,是中和區重要的水源供給水庫,近年來氣候異常,台灣也逐漸面臨水資源不足的窘境,透過本次參訪活動,可以讓志工們更加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,落實全民節約用水之觀念,共同珍惜水資源。
大溪因位處北橫公路起點及鄰近石門水庫,成為交通轉運站,近來觀光業的發達,大溪老街的重整,使得舊日歷史的美貌嫣然再現。
大溪老街原是樟腦、茶業、木材、煤礦等貨物之集散地,日據時代日本總督進行馬路的拓寬與拉直,街屋依沿街之建築線內拆除部份建築物,居民就以牌樓立面裝飾,石材、雕塑各式吉祥圖案,及歐風之拱門、樑柱,造就了今日牌樓立面上華麗精彩的裝飾,呈現出以巴洛克風情為主的立面牌樓。
儘管河運沒落,繁華變遷,整體規劃的「老街再造」的街道,卻能保留原貌,並結合大溪其他文化與歷史的魅力,讓大溪老街成為具有觀光休閒、文化教育、古蹟保存、產業特色等多重功能的觀光景點。
積穗國小正值校舍重建,若能取法大溪老街再造的精神,融合學校傳統文化和教育精神,或許能為校舍重建注入一股不同的思維…
訂閱:
文章 (Atom)